|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薛智仁(前保成顏聖)老師沒有回到台大任教的八掛
發表人 好奇  

發表日期

11/2/2012 10:00:30 AM
發表內容 薛教授應該是這幾位新秀刑法學者當中最強的
聽說他最近開始玩訴訟法   超強
有人知道為什麼台大不讓他回去嗎?
回覆 討厭黑函 在11/2/2012 10:06:47 AM的回覆:
要問今日果,肇因於過往




回覆 .... 在11/2/2012 10:08:02 AM的回覆:
好黑暗的刑事法學界
回覆 科科 在11/2/2012 10:27:03 AM的回覆:
學刑事法的教授愛鬥的,好像比別科多
回覆 補充 在11/2/2012 10:27:41 AM的回覆:
我忘了民訴法界也不差
回覆 咚咚 在11/2/2012 10:33:19 AM的回覆:
法學界的教授們大部分都很愛鬥來鬥去的啦,平時道貌岸然一派清高的樣子,私底下有很多行為真的是令人OOXX............
回覆 .. 在11/2/2012 11:05:48 AM的回覆:
休謨的因果關係理論為何?
回覆 .. 在11/2/2012 11:07:51 AM的回覆:
大衛休謨的因果問題說:
因果問題休謨主張大多數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兩件事物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關聯,使得後者伴隨前者出現(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它在那之後而來,故必然是從此而來)。休謨在《人性論》以及後來的《人類理解論》一書中反駁了這個理論,他指出雖然我們能觀察到一件事物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我們並不能觀察到任何兩件事物之間的關聯。而依據他懷疑論的知識論,我們只能夠相信那些依據我們觀察所得到的知識。休謨主張我們對於因果的概念只不過是我們期待一件事物伴隨另一件事物而來的想法罷了。「我們無從得知因果之間的關係,只能得知某些事物總是會連結在一起,而這些事物在過去的經驗裡又是從不曾分開過的。我們並不能看透連結這些事物背後的理性為何,我們只能觀察到這些事物的本身,並且發現這些事物總是透過一種經常的連結而被我們在想像中歸類。」(Hume,   1740:   93)也因此我們不能說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關連。休謨在這裡提出了「恆常連結」(constant   conjunction)這個詞,經常連結代表當我們看到某件事物總是「造成」另一事物時,我們所看到的其實是一件事物總是與另一件事物「恆常連結」。因此,我們並沒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確造成另一件事物,兩件事物在未來也不一定會一直「互相連結」(Popkin   &   Stroll,   1993:   268)。我們之所以相信因果關係並非因為因果關係是自然的本質,而是因為我們所養成的心理習慣和人性所造成的(Popkin   &   Stroll,   1993:   272)。

休謨提出的這個說法有力駁斥了因果關係理論,在休謨之後的一些哲學家如伯特蘭·羅素還完全拋棄了因果關係的概念,只將其視為一種迷信。但從這裡也產生了因果的問題—我們對於因果連結的認知是從何而來的?而我們又能認知到怎麼樣的連結?這個問題至今仍沒有一定答案。休謨主張人類(以及其他動物)都有一種信賴因果關係的本能,這種本能則是來自我們神經系統中所養成的習慣,長期下來我們便無法移除這種習慣,但我們並沒有任何論點、也不能以演繹或歸納來證明這種習慣是正確的,就好像我們對於世界以外的地方一無所知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恆常連結」的理論一般被認為是休謨所提出的,可能有其他哲學家早在休謨之前便已提出類似的概念。中世紀哲學家邁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的著作中便舉出了幾名同樣不相信「因果關係」的伊斯蘭哲學家,他在Guide   for   the   Perplexed一書裡這樣寫道:「簡而言之:我們不應該說『這個』是造成『那個』的原因。」從這些伊斯蘭哲學家的角度來看,造物主所創造出的任何東西都是獨立而不相連的,因此這些事物間並沒有一定的連結。
回覆 Schroth 在11/2/2012 11:14:12 AM的回覆:
這個問題要用「假設的因果關係」下去談才準確
回覆 科科 在11/2/2012 1:51:19 PM的回覆:
科科
什麼叫強不強
當補習班老師你就覺得強喔
這不過是你國考生的迷思
未免太以管窺天了

學術有他一套運作邏輯
真強者不會被掩蓋的   至少就台大而已

簡單講   就是看你的產能

他們會定期辦新人論壇   (連真理的新任講師都會被邀請
然後看你在該校的教學評價   能不能教
是否有得獎之類的   
學術產量
學術圈不大   
一兩年內絕對會交鋒到
文章   口條一搬上檯面   
自然就見真章了
好東西是不會不被注意到的

只能跟你講   若你是真強者
好料擺在那
就會有人物色   拉你進台大
用搶的也會拉你來

從私立任職出發   最後被拉進台大的可不少咧
血統有的還也不一定是純正台大人
也有已經升到正教授
降級以副教授被聘過去的   還要被考驗升等一次

總之
至少就找教師這領域
台大算是很強   
有他一套運作規則
我是很佩服

現在出國留學的多了
這15年的學者
幾乎都有經過這種流放考核的模式
在外面廝殺能生存下來的
磨練出技術   名聲
台大就會找上你
回覆 同意+1 在11/2/2012 2:49:07 PM的回覆:
同意樓上所言
回覆 台大不會放過真強者 在11/2/2012 3:11:19 PM的回覆:
同意科科所言+1
回覆 部分不同意見 在11/2/2012 6:30:56 PM的回覆:
個人覺得主要的原因,還是「台大」這塊第一志願的招牌太響亮了

台大要你去教,應該沒有任何教授會不願意去的
回覆 部分不同意見 在11/2/2012 6:34:11 PM的回覆:
不然像我比較熟的民法領域,像是林誠二老師、邱聰智老師,也都是學術界公認的人才,口才也都很不錯,林誠二老師更是上起課來幽默風趣的高手,都算是「真強者」
但是台大沒有位子,擠不進去啊
回覆 路人 在11/2/2012 6:50:34 PM的回覆:
請問一下

現在學術圈競爭很激烈,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但為什麼還是有那種幾乎沒在發表文章的老師可以存活下來?

查了一下學經歷,就是只有一個博士學位而已
幾乎沒有在TSSCI等級的期刊發表過文章
頂多只有幾篇研討會文章而已,
而且連律師、會計師等專技高考執照都沒有
僅持有記帳士、導遊人員等高職程度的證照而已..
請問此種程度為何還能待在某大學當專任教職??
回覆 真假??? 在11/2/2012 7:40:23 PM的回覆:
像林誠二老師、邱聰智老師他們是想進台大還沒位置喔???台大有這麼猛??
回覆 .. 在11/2/2012 7:43:46 PM的回覆:
一堆人都擠在台大會不會很煩阿?

人家維根斯坦都可以捨劍橋(不過後來他又回到劍橋接替摩爾的位置)
回覆 .. 在11/2/2012 7:57:33 PM的回覆:
離開劍橋,又回到劍橋接替摩爾的工作,維根斯坦在1947年卻堅信「哲學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又從劍橋辭職了....
回覆 太偏頗了 在11/2/2012 7:58:41 PM的回覆:
說台大不會放過真強者
這樣說就變成沒進台大教,就不是真強者
對很多其他學校的強者老師們,很不敬
回覆 路人 在11/2/2012 8:01:13 PM的回覆:
其實應該說
要進台大教,除了要是強者外,還要天時(有缺)、人和(關係不錯)
回覆 科科 在11/2/2012 8:03:10 PM的回覆:
說台大不會放過真強者的

邱公公一定超愛你哦

因為台大教民訴現在全都是邱派
回覆 認證 在11/2/2012 8:07:27 PM的回覆:
非邱派,即非真強者(蓋章)
回覆 .. 在11/2/2012 8:10:07 PM的回覆:
那請問有「駱派」嗎?

另外身分法林秀雄可以說是「自成一派」嗎?
回覆 路過 在11/2/2012 8:14:05 PM的回覆:
駱永家老師的學生幾乎都去做律師司法官,很可惜大都沒出國唸書從事教職
回覆 跟駱老師類似 在11/2/2012 8:15:43 PM的回覆:
曾宛如老師現在在台大可算是真強者的老師

她說她教了那麼久,只有一個學生出國博士.......
回覆 更正 在11/2/2012 8:16:30 PM的回覆:
只有一個學生出國唸博士
回覆 1122 在11/2/2012 10:14:20 PM的回覆:
到台大教書的老師   都一定很強??
近不了到台大的老師   就不強??
這是什麼邏輯??
回覆 科科 在11/2/2012 11:45:50 PM的回覆:
邱聰智不熟   
幾有幾面之緣

但林誠二只有碩士學歷吧
雖然是正教授了
要進台大審核上還是有難度   
雖然朱柏松也是博士班修業   但當年表現突出很多
林老師有他厲害的地方
像實務界他就很吃得開   光仲裁就賺夠本了
教學風趣是事實
但也很多人不習慣這種教法
而且那是有他不為人知的人生經驗造就的
其實也是種無奈
至於學術表現
很多文章都是跟學生共著的吧
講真的
很多部分都跟台大學術風格格格不入
而且以他無奈的部分
實在不覺得他會想去追求進台大
這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回覆 ..... 在11/3/2012 12:11:08 AM的回覆:
真是張菲打岳飛....
樓上也可以掰成一篇      真服了妳...
只能說不知道就別亂掰

老二那年代一堆老師都碩士學歷         隨便舉個台大柯芳枝etc
老二單純是回他研究所母校臺北大(中興法商)任教
退休再到東吳撈錢         如此罷了

跟妳講的他的人生歷程   學術風格      一點屁關係也沒有....
回覆 路人 在11/3/2012 1:14:25 AM的回覆:
對啊
這跟博士學位有啥關係??
現在一堆博士的素質不提也罷..
博士如果真的這麼強,怎麼會去報考鐵道工?
都什麼年代了?還在迷信學歷這種東西..

已故大法官楊建華師沒有正式學歷,
有哪個法律博士生敢說自己的法學實力比楊建華師還強?
還有前最高院院長王甲乙師,僅有高職學歷而已
有哪個博士生敢說自己的法學素養比王甲乙師還高?

現在博士根本就不值錢!
理工博士在業界或許還有點搞頭
人文社會類博士很多都在各地流浪兼課,月入不到3萬塊!
這年頭博士都不博士了..
回覆 路人 在11/3/2012 1:21:36 AM的回覆:
樓上的科科
不要只會躲在網路後面批評老師
你憑啥對誠二師品頭論足?
請問你的成就已經超越林誠二老師?
還是你已經拿下了諾貝爾獎?
要不要請中研院聘請你去擔任院士?
回覆 科科說的是真話 在11/3/2012 9:03:34 AM的回覆:
雖然大家都認為教職要以實力取勝,
但學術界根本不是這麼玩,
沒有博士學位就硬排擠在外,
即使有了學位,還要再比國內國外。

樓上科科大所言中肯,實是知情的內行人。

回覆 .. 在11/3/2012 9:48:26 AM的回覆:
郭振恭老師也是碩士,不過他在台大有兼任。
回覆 .. 在11/3/2012 10:16:55 AM的回覆:
至於林山田老師「怎麼進到台大」的?這段歷史他自己曾在他的刑法的革新(刑事法論叢三)提到。
回覆 時代不一樣 在11/3/2012 11:20:38 AM的回覆:
老一輩的時代,台灣的經濟是很好

當時要出國唸書,得看看家裡的環境

像甘添貴老師,出身屏東的小漁村

他當時不拿博士,是顧慮到家裡的因素,因為日本拿博士要很多年

他說既然國內已經有教職缺在等他回來教,就沒有繼續拿博士
回覆 時代不一樣 在11/3/2012 11:24:01 AM的回覆:
但甘添貴老師雖沒拿到博士,有不夠認真嗎?

看看他出的書、跟文章數量

雖然刑法留日的人不多,留是日在國內是少數派

但是比出書、跟文章的質與量,國內真的沒幾個比他認真

甘的口才又是第一流的,就算沒給他教過,參加過學術研討會的人,應該也都知道
回覆 更正上面 在11/3/2012 11:24:58 AM的回覆:
老一輩的時代,台灣的經濟不是很好
回覆 路過 在11/3/2012 1:30:24 PM的回覆:
宇法的李俊德老師,之前也說過,他也是本來想要出國,但是也是因為家庭因素而沒有出去

但是李老師在大三,就考上司法官、律師雙榜了!

誰能說他不是真強者??

回覆 路過 在11/3/2012 1:31:54 PM的回覆:
還有,李老師的口才,都能在補教界成為補教名師了,口才當然也是沒話說
回覆 在11/3/2012 3:12:14 PM的回覆:
時代本來就不同了
每個時代有他的演進過程
遷台的時候還是教國文的在教法律咧

政經動盪   還專職培養公務員
經濟起飛
能念到碩士就不錯了   就能在大學教書
但外面的行情還是比較好
差不多那時候也開始有國外博士留學潮
要建立新制度

接著有段時間博士是必備的
回來也很搶手
差不多到第三代都還是
後來博士過多才又改審核方式

不要用現在的角度去看
至少這20年
去問問院主任等級的老師   或這時間進來的老師
哪個不是看博士學歷

台大法學院忘記幾周年的時候
有出他的介紹專刊
每個階段   每位老師   怎麼進來的
當時的時空環境背景
有空去借來看看吧

每個東西的價值形塑都有他時空背景的交錯支撐

我不知道前面的人是跟林老師有多熟啦
但有些就是事實
他對人生際遇   發生的事情   一些感觸
也間接變成他現在誇張的教學風格
你知道的就了解   
不知道的也無庸多言

一直把林老師扯到台大很奇怪
又不是不進台大就代表貶抑
但以當時的環境風氣
客觀上進不去也是有很高度的蓋然性
連後來的劉連煜都進不去了咧   悲憤了好久
另外林老師後來的人生哲學
根本也不會想去追求那個名聲
連大法官提名他也沒要去爭
不知道幹嘛要扯這些
回覆 路人甲 在11/3/2012 3:15:55 PM的回覆:
大三雙榜就是真強者   該進去台大?   (不是對老師不敬
這個邏輯又把人家選材邏輯一竿子打翻
回到為啥顏聖不是去台大教
真是無言
那去年雙榜首是不是也該回台大教書
回覆 樓上別腦補 在11/3/2012 3:20:29 PM的回覆:
有人有說大三雙榜,就   該進去台大教嗎?

李老師又沒走教職學術


台大法律從民國三十幾年有司律考試開始,大三就考上司律雙榜的,一隻手就數得完,這樣還不夠算真強者??
回覆 路過 在11/3/2012 3:25:25 PM的回覆:
我之所以舉李老師作例子,只是在舉一個例子來說,真強者即使想出國唸博士,也要看他的家庭環境等等因素看能不能出去拿博士,真強者並不一定就會到台大教書,甚至因環境因素最後也不一定會走學術
回覆 路人甲 在11/3/2012 3:32:06 PM的回覆:
那扯是不是真強者幹嘛
人家是說台大選才方式不會放過真強者
跟你去講雙榜是真強者
然後呢

是不是又怎樣
人家台大就是有他一套學術選才的方式
就像考大學
7分落榜也可以在社會上闖出一片天啊
兩件就不同的事情
能搞在一起也真佩服你

舉個簡單一點的例子
考上雙榜就能考上研究所嗎
考上研究所就能順利畢業嗎
每個階段要求的東西就都不同
然後要舉一個雙榜真強者
就全部通包
這邏輯你能接受??
回覆 真強者原來要看家境 在11/3/2012 3:52:00 PM的回覆:
人家是說台大選才方式不會放過真強者
==============

樓上有人說了,像林誠二、甘添貴…等等上一代的老師,都是因為家庭因素,沒法出國唸書拿到博士

邱聰智老師也說過,他家以前很窮,即使他在台大成績很好,也沒錢出國唸書

但他們只是家裡沒法讓他們出國唸書拿博士,這樣就很難進台大教書,但是這樣就都不能算真強者嗎?

原來家裡有錢出國唸書,才能算是真強者??
回覆 補充 在11/3/2012 3:56:50 PM的回覆:
劉春堂老師,也說他以前家裡很窮,沒錢出國唸書,最後是拿台大的土博士

但是只土博士,要進台大教,只有極少數的例子能夠進去
回覆 補充 在11/3/2012 3:59:54 PM的回覆:
劉春堂老師,可是王澤鑑老師的愛徒,是王澤鑑老師在台大收的第一個博士班學生!

而且他教得也很好,但是因為沒錢出國唸博士,要進台大教也是很難
回覆 沒錢? 在11/3/2012 4:05:33 PM的回覆:
考個公費就可以了吧

劉春堂最精華的時候是在當官的階段
不是在教書

這就像在講要是有錢我就是第二個摩瑞斯張了
而不會在嘉義養蚵~   切
回覆 原來真有不知民間疾苦 在11/3/2012 4:35:39 PM的回覆:
公費留考出國,前提也是你不用工作賺錢養家,才能不用工作,專心出去唸博士啊!
回覆 原來真有不知民間疾苦 在11/3/2012 4:38:05 PM的回覆:
劉春堂老師,正是因為一畢業,家裡就需要他賺錢,才走公務員路線的

邱聰智老師,也是一畢業就要賺錢養家的
回覆 呵呵 在11/3/2012 4:40:43 PM的回覆:

那還有什麼好討論的
本來每個人出生背景生長環境就不同了
多少優秀人才是因為沒錢沒辦法出頭
所以才有繁星那些碗糕
回覆 路人 在11/3/2012 4:41:48 PM的回覆:
家裡沒錢出國唸書,畢業要賺錢養家,還算不是命最差的
我認識有研究所朋友,家裡經商失敗負債,研究所只能半工半讀,而且一畢業就要趕快工作幫家裡還錢
出國?算了吧
回覆 很難認同 在11/3/2012 4:47:16 PM的回覆:
有許多老師沒錢出國唸博士(上一輩最多這種老師)

這輩子因為學歷,很難進台大教書

但能說他們不是真強者?

說台大不會放過真強者

就等於說能進台大教才算真強者

能這樣畫等號的話

真強者真的就是要家裡有錢,能讓他們出國唸到博士的才算
回覆 在11/3/2012 5:26:36 PM的回覆:
那有多少真強者被埋沒
連書都沒機會念
國中就要出去工作了
回覆 路人甲 在11/3/2012 6:03:15 PM的回覆:
同意!還好以前經濟不好時也不流行啃老族,靠這些認命族,打造了經濟奇蹟
回覆 路人 在11/3/2012 7:44:30 PM的回覆:
他跟某達教授近一兩年文章都很多,而且都很強
回覆 說真的 在11/3/2012 9:34:01 PM的回覆:
反而,我還比較佩服沒有博士學歷,卻能在法學界成名,而跟有博士學位的老師學術地位差不多的老師們

尤其是那些自學的,像楊建華、王甲乙等老師

那代表他真的有一套
回覆 續上 在11/3/2012 9:40:01 PM的回覆:
這就有點像林書豪,他並不是藍球傳統名校出身,沒有受過藍球傳統名校的嚴格訓練

林書豪今天會這麼有名,就是他沒受過藍球傳統名校的嚴格正規的藍球訓練,但是打球,卻打得比很多藍球傳統名校訓練出來的球員還要好!

這表示他真的是很有藍球的天分,才辦得到
回覆 關於Jeremy L 在11/3/2012 10:20:58 PM的回覆:
別忘了他因為家庭的經濟能力遠比其他多數的非裔(甚至白人)同儕好得多,加上還沒遭受過重大運動傷害,才能抗拒諸多球探與經濟公司高額獎金的誘惑.此外,請注意他的體型與他父母兄弟的差距有多少----那是有計畫加強營養與增高的成果.

抱歉扯遠了,以上與薛智仁無關.
回覆 邏輯 在11/3/2012 10:48:42 PM的回覆:
台大不會放過真強者,不等於不進台大就不是真強者,但進台大就必是真強者。
回覆 路人乙 在11/4/2012 12:39:03 AM的回覆:
我家巷口賣蚵仔煎的講
要不是當年他老爸不讓他念初中
需要幫忙家裡大小生活
現在也早就是大法官了
還自信不用出國念咧
回覆 987 在11/4/2012 9:25:08 AM的回覆:
會考試=真強者??
難怪台灣國力越來越弱
回覆 路人 在11/4/2012 10:01:00 AM的回覆:
邏輯   在2012/11/3   下午   10:48:42的回覆:
台大不會放過真強者,不等於不進台大就不是真強者,但進台大就必是真強者。
========================

「台大不會放過真強者」

說這話的人

意思就是真強者,台大都不會放過

所以就是說台大放過的,都不算真強者啊
回覆 也是有 在11/4/2012 10:02:29 AM的回覆:
台大有極少數教授,真的很會考試,又是名校博士畢業

但是在學術成就方面,真的不怎麼出色
回覆 .. 在11/4/2012 10:44:58 AM的回覆:
Schroth   在2012/11/2   上午   11:14:12的回覆:
這個問題要用「假設的因果關係」下去談才準確
---------------
研究生:   陳哲宏
論文名稱:   假設因果關係與損害賠償   
指導教授:   王澤鑑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台灣大學
系所名稱:   法律研究所   
論文出版年:   1984   
畢業學年度:   74   
回覆 林秀雄不夠強嗎 在11/4/2012 10:59:08 AM的回覆:
台大不會放過真強者

=======================

隨便舉一個例子,就可以反駁了

林秀雄老師,在台灣身分法的學術地位,誰能說他不是「真強者」??

但他也沒進台大教啊
回覆 因果 在11/4/2012 12:06:52 PM的回覆:
有些人進不了台大跟是不是強者無關,也和學術地位無關啦,而是一些人脈背景和教授們間的恩恩怨怨,彼此內鬥有關,只能說學術界還蠻黑暗的,不但要小心明槍,還得擔心暗箭,今天你在背後放話抹黑人家,改天人家一樣在背後放話捅你一刀,這就是台灣學術街的因果循環呀..........
回覆 在11/4/2012 1:49:32 PM的回覆:
人家在講流放二軍的選才模式
是這近15年的產物吧   
洋博士漸漸供過於求的階段
林秀雄都多老了
林誠二都多老了
當時的背景是怎樣
搞不懂幹嘛要扯一起講
更不用說林秀雄的出頭
現在很行沒錯啊
早個幾年咧
說不好聽的   也還不是靠出題建立威望
不然一些少數說的爭點見解
真的那麼有道理嗎   

實在不想批評誰
學術或國考本來就有它運作規則
台大現在找人就是這樣
要產量   要教學   要能對外辦國際研討會之類的
你佩服某個老師沒問題啊
但跟劉師整天在悲憤自己雙佛學歷被暗樁搞掉有啥不同
像我也很佩服去年的雙榜首   沒出來開課很可惜
簡直是奇才中的奇才   
但不懂的人   像我媽   就說他上研究所還有老師敢教她嗎
真的是一堆詭異的邏輯   
不同的東西硬要扯一起講
回覆 樓上很年輕吧 在11/4/2012 2:18:40 PM的回覆:
更不用說林秀雄的出頭
現在很行沒錯啊
早個幾年咧
========================

林秀雄老師,早在20年前,就跟戴東雄老師齊名了
回覆 別一竿子打翻所有人 在11/4/2012 2:23:04 PM的回覆:
進不了台大都不算真強者?

在外國,得諾貝爾獎的學者,非常多都不是在該國排名最高的大學教書
回覆 文人相輕 在11/4/2012 2:25:27 PM的回覆:
文科本身本就是很難排名,硬要說誰比誰強了

硬要說進不了台大的不算真強者,請問「真強者」是由誰來排?怎麼排?
回覆 真扯 在11/4/2012 2:29:52 PM的回覆:
依照這種鬼邏輯

只有哈佛大學、東京大學、巴黎大學……

只有各國的第一志願的教授,才有資格得諾貝爾獎、跟各種學術獎座

其他大學的都不算「真強者」,完全不適格,直接排除!!
回覆 好笑 在11/4/2012 2:38:38 PM的回覆:
照這種鬼邏輯

其他學校的教授,都不准提出跟台大教授不一樣的學說

怎麼可以提出跟「真強者」不一樣的學說呢?

人家可是真強者耶

回覆 隨便舉個例 在11/4/2012 2:45:33 PM的回覆:
像德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法學家之一-----耶林

他就是任教於哥廷根大學,並沒有任教於德國的排名最高的大學
回覆 .. 在11/4/2012 3:13:10 PM的回覆:
身分法的教授中,林秀雄是強者,相信李老師也會認同!
回覆 .. 在11/4/2012 3:17:21 PM的回覆:
呵呵....又來了!
我也來加入囉.....
USNEWS
1   Yale   University耶魯大學
2   Stanford   University史丹福大學
3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學
4   Columbia   University   (NY)哥倫比亞大學
5   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學
6   New   York   University紐約大學
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7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賓夕法尼亞(賓州)大學
7   University   of   Virginia維吉尼亞大學
10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11   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學
12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學
13   Georgetown   University喬治城大學
14   Cornell   University康乃爾大學
1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16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16   Vanderbilt   University范德堡大學
18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Gould)南加州大學
19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明尼蘇達大學雙城
20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喬治華盛頓大學
2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華盛頓大學
22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聖母大學
23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24   Emory   University埃默里大學
24   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華盛頓與李大學
26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O'Connor)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26   Boston   University波士頓大學
26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Maurer)印地安納伯明頓分校
29   Boston   College   波士頓學院
29   Fordham   University福特漢姆大學
29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阿拉巴馬大學
2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29   The   University   of   Iowa愛荷華大學
34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喬治亞大學
35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Marshall-Wythe)威廉瑪麗學院
35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35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回覆 世界大學排名 在11/4/2012 3:23:21 PM的回覆:
2012
排名   大學   國家   總分   
#1      麻省理工大學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美國   100      
#2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國   99.8      
#3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美國   99.2      
#4      倫敦大學學院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國   98.7      
#5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國   98.6      
#6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國   98.3      
#7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美國   97.5      
#8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國   96.3      
#9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國   95.4      
#10      加州理工大學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美國   95.1      
#11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美國   94.7      
#12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Penn)   美國   94.5      
#13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士   92.8      
#14      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美國   92.1      
#15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美國   91.7      
#16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國   91.2      
#17      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國   91.2      
#18      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   90.4      
#19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   89.6      
#20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   美國   89.5      
#21      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國   89.2      
#22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   美國   88.1      
#23      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香港   87.9      
#24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NU)   澳大利亞   87.6      
#25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新加坡   87.2      
#26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國   87.1      
#27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國   85.4      
#28      布里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國   85.4      
#29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瑞士   85.1      
#30      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85      
#31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美國   84.6      
#32      曼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國   84.2      
#33      香港科技大學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香港   83.5      
#34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   (ENS   Paris)   法國   83.3      
#35      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   日本   83.3      
#36      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亞   83.2      
#37      首爾國立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NU)   韓國   82.2      
#38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美國   81.4      
#39      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亞   81.3      
#40      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香港   80.1      
#41      巴黎綜合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      法國   79.6      
#42      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   美國   79.5      
#43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NYU)   美國   78.9      
#44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   中國   78.8      
#45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   加拿大   78.6      
#46      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UQ)   澳大利亞   78.2      
#47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新加坡   77.7      
#48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   中國   77.5      
#49      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   美國   77.4      
#50      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   日本   76.8      
#51      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丹麥   76.7      
#52      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澳大利亞   76.6      
#53      慕尼黑理工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TUM)   德國   76.4      
#54      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   英國   76.3      
#55      海德堡大學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德國   75.5      
#56      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IUC)   美國   75.5      
#57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美國   75.4      
#58      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   英國   73.9      
#59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國   73.7      
#60      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LMU)   德國   72.9      
#61      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   澳大利亞   72.2      
#62      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荷蘭   72.1      
#63      韓國高等科學技術學院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韓國   71.8      
#64      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   美國   71.7      
#65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日本   71.4      
#66      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英國   71.3      
#67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   愛爾蘭   71.3      
#68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T   Austin)   美國   71.2      
#69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英國   71.1      
#70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美國   70.9      
#71      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   瑞典   70.9      
#72      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英國   70.7      
#73      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國   70.7      
#74      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   瑞士   70.6      
#75      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   荷蘭   70.5      
#75      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   日本   70.5      
#77      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英國   70.3      
#78      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   芬蘭   70.1      
#79      西澳大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UWA)   澳大利亞   70      
#80      國立台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台灣   69.9      
#81      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   瑞典   69.8      
#82      魯汶大學KU   Leuven      比利時   69.7      
#83      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   新西蘭   69.3      
#84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美國   69.1      
#85      烏德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   荷蘭   68.7      
#86      名古屋大學Nagoya   University   日本   68.6      
#87      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德國   68.6      
#88      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國   68.4      
#89      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   丹麥   68.4      
#90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   中國   68.3      
#90      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   瑞士   68.3      
#92      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   英國   67.9      
#93      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英國   67.6      
#94      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   英國   67.3      
#95      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66.9      
#95      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   美國   66.9      
#97      浦項科技大學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ECH)   韓國   66.8      
#98      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美國   66.1      
#99      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荷蘭   65.9      
#100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CD)   美國   65.9      

      

   
回覆 飛刀 在11/5/2012 10:41:52 AM的回覆:
小李飛刀才是真強者
研討會有新人提跟他不同見解
直接開釘
霸氣十足
回覆 人窮志不窮 在11/5/2012 11:29:39 AM的回覆:
飛刀也是家裡窮,沒辦法出國拿博士
回覆 阿甘的故鄉 在11/5/2012 1:44:25 PM的回覆:
29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阿拉巴馬大學
----------------
美國法學院排名有阿甘(Forrest   Gump)的故鄉阿拉巴馬咧.....
回覆 傳聞 在11/5/2012 2:08:54 PM的回覆:
現在想要進前面幾間大學,是不強者不一定,但一定是BACU強到沒話說,各大佬的徒弟那的多,又有幾人可在前幾間學校任教?背後的原因才是關鍵,有人是師弟卻可以插隊幹掉師兄姐。
回覆 李師師 在11/5/2012 5:10:40 PM的回覆:
請問劉師是誰啊?!
回覆 利害 在11/16/2012 12:30:08 PM的回覆:
最近好像又開始玩證交刑法了
回覆 法律離社會科學真遠啊 在11/19/2012 8:13:13 PM的回覆:
以前有人說科舉誤國   還覺得沒這麼嚴重
現在才知道            考試制度不但扭曲了法律人的人性
連對教育想法也受影響            唉            不好的制度真的遺毒太深

大學教授博士畢業本來就是基本要求            就算現在博士素質未必整齊            但每個制度不都有弊端?每個領域也都有混水摸魚的人         但不可這樣就否定許多博士鑽研學問的努力         
   請問要做學術研究不在研究所中進行            難道在考試過程中可以做?
追求高深學術本來就是研究所的要務            會考試不等於對鑽研學術有興趣            為何會有「中雙榜的人其程度就可任教」的奇怪觀念?那請問大學聯考榜首可以直接去教高中嗎?

大學有這麼多科系            不管理工科系或商管科系            師資都是要求要博士以上            也不見其提出這麼多學歷無用論            甚至搬出老教授自學苦讀的經驗            考試制度真的影響很大         現在什麼時代了!   若沒念過研究方法         連量化跟質化研究都分不清楚 只是會考試 可以算的上大學教授嗎?在政治 經濟 社會都往量化的社會科學研究邁進時 許多法律人別說高統 連統計學都沒學過 要怎麼讓外界相信法律也是科學?還是這麼多學科只有法律最屌 可以獨立於科學領域外 那就別拿「國家科學委員會」的獎補助啊?即使是做質化研究 也需要有一套科學的標準與程序 這些也不是單靠考試可以得到的‵!

以前看過黃仁宇教授的萬曆十五年 講到明朝就是缺乏數字觀念與標準化的基準 才會無效率的日漸敗壞 相反的當時世界各國都在提倡科學 所以國力開始有差別

以前大學是念法律系 但後來因工作念了政治學碩士 又念了管理EMBA 才發現大學四年不但語文能力缺乏訓練 更對數字、管理與研究方法非常陌生 雖然法律是一個專業科目 確實要求與其他科系不同 但同學中有文科 也有工科 醫科 甚至有業界無大學學歷的 卻對這些東西略有涉獵 只有我感覺好像與這個社會脫節一樣 沒想到畢業這麼久 在這裡還看到這些以考試來論定一個人學術能力的言論 真是令人驚訝

清末廢除科舉可說是一大革新 因為僅僅通過考試就能治國的觀念 讓中國落後這麼久 或許本質不同不能如此類比 但報章老說研究生滿街走不值錢等等 請照單全收者自己找個國立大學念完博士吧 也沒大家說的這麼簡單吧!
回覆 9 在11/20/2012 8:43:10 AM的回覆:
不愧是科科的科式發言      哈∼
反駁的人還真多
回覆 從從 在11/20/2012 11:36:30 PM的回覆:
吳從周才是新生代的最強者
現在已經少見了

一路國考   法官   台德雙博士   教學   著作
無役不與
血統不算純正
但靠教學及著作的成績就被挖角了
林鈺雄之後
大概就是他最強了
回覆 阿亮 在11/21/2012 11:09:32 AM的回覆:
搶進台大教書是因為教育部給的資源比較多吧~~假設台大教學資源少:比如國科會不願意給研究計畫案、教育部不願意給五年五百億,甚至補助款比其他公立學校低誰會想搶進台大、甚至國考出試委員其他大學教授占大多數少誰會想進台大。這不就和未何私立學校找部到好老師進來是相同問題:中點費比公立大學少、交通不便(外縣市)、研究計畫案少、薪水以外額外福利幾乎都沒有,誰會想去。台大光連明年事務器材費都能編個3億元,請問給老師的研究經費等等薪水以外的額外收入會少到哪?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