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翁岳生:政治踐踏司法
發表人 抱馬子  

發表日期

10/2/2007 10:29:06 AM
發表內容 2007-10-02╱中國時報╱第A6版╱政治綜合╱劉鳳琴         
      
翁岳生:政治踐踏司法   椎心泣血
         
     卸下司法院長的翁岳生,一日在司法院長交接典禮抨擊詆毀司法者,他說,有人為達政治目的,常不擇手段,踐踏司法,他「身在其位,椎心泣血、痛苦萬分」;有些部門,亦不知節制,逾越分際,傷害好不容易建立的威信。這是翁岳生擔任司法院長以來,語氣最嚴厲的一次講話。

  翁岳生此番「意有所指」的談話,究竟指的是誰,他不願說明,昨天的司法院長交接是由陳水扁總統擔任監交人,但陳水扁於監交後旋即離去,翁岳生致詞時,並不在場。

  新任司法院長賴英照致詞時,引用英國前首相格拉斯東的名言:「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強調一個纏訟多年的案件,最後即使無罪定讞,對當事人也沒有任何正義可言,宣示將繼續推動司法改革,維護審判獨立。

  翁岳生昨天致詞時一反往常,語氣嚴厲的指出,近年來有些人為達政治目的,踐踏司法,傷害司法威信,他「身在其位,椎心泣血、痛苦萬分」。

  他說,知道外界批評他「怯懦」,未即時回應踐踏司法者,「但當時若擊以重炮,必滿足觀眾,贏得部分人的喝采,但在我心,保護司法權的理性、超然勝個人毀譽,因此我常保持低調」。

  翁岳生強調,為維持司法權的穩定,堅守社會正義最後一道防線,必須在紛擾中審慎言行,以避免司法權捲入政治漩渦,造成國家動盪時,沒有最後的仲裁者。

  他指出,「如今卸下院長,已是一介平民,因此可以大聲呼籲,希望各界領袖,政府官員、民意代表,乃至call   in   節目名嘴,都應格外懂得尊重司法,留給法官純淨的審判空間,以免風行草偃,上行下效」。

  翁岳生說,審判獨立早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法官不可能成為政治的工具,對判決不服,應依訴訟程序上訴,以資救濟,切切不可因不能左右司法而恣意踐踏,侵害司法威信。

  他更希望全體法官能本於良知,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畏強權干涉,堅持風骨,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不負憲法付託及人民的期待。
         
--------------------------------------------------------------------------------
2007-10-02╱中國時報╱第A6版╱政治綜合╱楊肅民         

卸任才大聲疾呼   晚矣
      
     卸下司法院長重責的翁岳生,昨天在交接典禮上,為了祛除外界對他「怯懦」的說法,總算把他內心裡的話說出口,抨擊「有人為達其政治目的,常不擇手段,踐踏司法」。這段臨去秋波的確「一吐胸中塊壘」,但似乎晚了。

  翁岳生主導司法改革八年七個月,以他在司法圈的輩分之高,又是陳水扁總統的老師,背景之雄厚,當今無人可出其右,所以有人說他,若有其學生陳總統一半的堅強毅力,還怕什麼司改不成功。但八年多卸任後,很多人對他的功過作檢討,都認為他沒有掌握大好改革契機,為司法開創新局,因此評價「毀多於譽」。

  尤其是他的得意門生陳總統,三不五時就批判司法,對司法無情地鞭笞,但身為司法大家長的他,既不便回嘴,也不能重砲回擊,只能逆來順受,默默承擔,才導致外界批評他「怯懦」、「沒有擔當」。

  翁岳生說他「身在其位,錐心泣血,萬分痛苦」,但又是誰導致他萬分痛苦?恐怕他的得意門生施加的最多。他不能「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最後只能選擇在卸任之後才大聲疾呼,只是在已是「一介平民」的時候才來講,似乎已太遲。畢竟,有權有影響力時不講,如今誰又會在意一位平民老百姓講什麼?   
         
--------------------------------------------------------------------------------
2007-10-02╱自由時報╱第A04版╱政治新聞╱劉志原、林俊宏   
   
翁岳生卸任   淚灑司院
         
     回復平民身分   籲各界尊重司法

  〔記者劉志原╱台北報導〕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昨離開待了卅五年的司法院,卸下司法院長一職,翁岳生在同仁夾道歡送中,忍不住老淚垂,頻頻道謝。他說,已是一介平民,呼籲各界領袖乃至call   in節目名嘴,懂得尊重司法,留給法官純淨的審判空間。

  翁岳生致詞表示,這幾年可以算是台灣政局最紛亂的年代,朝野嚴重對立,司法時遭波及,近年來,有些人為達政治目的,常不擇手段,踐踏司法,有些部門有時亦不知節制,逾越分際,使司法多年來的努力及不易建立的威信,一再受到傷害。   他椎心泣血、痛苦萬分,但為維持司法權的穩定,避免司法權捲入政治漩渦,他保持低調,但卻有人批他「怯懦」。

  翁岳生說,當時若擊以重砲,必滿足觀眾,贏得部分人士的喝采,但保護司法權的理性、超然,遠勝個人毀譽,所以低調,如今,他已是一介平民,可以大聲呼籲各界尊重司法。

  翁岳生的妻子莊淑楨昨開自家車準備接他回家,車開到司法院門口時卻意外因水箱爆裂而拋錨,她只得趕緊向司法院借用院長座車載翁岳生回家。

  翁特別費案   近日可望偵結

  〔記者林俊宏╱台北報導〕最高檢特偵組偵辦前司法院長翁岳生特別費案,據悉,承辦檢察官昨天已將書類製作完成,送交給檢察總長陳聰明審閱,不過,特偵組發言人陳雲南不願證實,對於偵查內容也避而不談;相關人士預料,特偵組最快今天對外正式公告偵查結果。

  發言人陳雲南之前已表示,檢察官尚未決定公告時程,等到偵結時將對外公開說明,但媒體緊追不捨,陳雲南昨晚八點索性親自通知每位採訪記者,告訴大家「可以休息,沒事了!」此舉意味特偵組已排除於昨天偵結翁岳生案。

  翁岳生特別費案是由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去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具狀告發,當時高檢署查黑中心分案後,由檢察官陳瑞仁偵辦,直到特偵組成立後,案件轉交由朱朝亮、吳文忠及李海龍三位檢察官偵辦。據悉,承辦檢察官今年七月間完成所有原始憑證及帳戶清查動作,並於九月初首度傳喚翁岳生說明,偵查結果將等特偵組近日完成相關行政程序後,正式對外公告。
         
--------------------------------------------------------------------------------
2007-10-02╱聯合報╱第02版╱焦點╱記者王文玲/台北報導   
      
      政治踐踏司法   翁岳生椎心泣血   昨卸任開砲   扁監交離去後   指「身在其位痛苦萬分」   籲各界給法官審判空間
         
     昨天卸任的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臨別開砲,在新舊院長交接典禮致辭時直指「近年來有些人為達政治目的,常不擇手段,踐踏司法」,讓他「椎心泣血、痛苦萬分」。他呼籲各界領袖、政府官員到、民意代表,甚至叩應節目的「名嘴」們,都應該格外懂得尊重司法、法官,留給法官純淨審判空間。

  翁岳生並表示,各界更應了解「審判獨立」已是客觀的事實,法官早已不可能成為政治的工具,任何人對法院的個案判決若有不服,應依訴訟程序提起上訴以資救濟,切切不可因不能左右司法而恣意踐踏,侵害司法威信。

  翁岳生表示,這幾年,可以算是台灣政局最紛亂的年代,朝野嚴重對立,司法時遭波及,但近年來有些人為達其政治目的不惜踐踏司法,有些部門也不知節制,逾越分際,使司法多年來的努力及不易建立的威信,一再受到傷害。

  他說,他身在其位,椎心泣血、痛苦萬分,但為了維持司法權的穩定,堅守社會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角色,必須於紛擾中審慎言行,以避免司法權捲入政治漩渦,令國家動盪時,沒有最後的仲裁者。

  翁岳生表示,他知道有人批他「怯懦」,若他當時擊以重砲,必滿足觀眾,贏得部分人士喝采;但在他心中,保護司法權的理性超然,遠勝個人毀譽,他因此常保低調。

  翁岳生說,卸下公職後,他已是一介平民,可以大聲地呼籲,希望各界領袖、政府官員等,都應格外懂得尊重司法及法官。

  昨天交接典禮是由陳水扁總統監交,陳水扁兩度任總統,都在老師翁岳生監誓下就職;如今翁岳生在學生總統見證下卸任,十分巧合。

  過去司法院長交接,都由總統府資政監交,但因陳水扁去年五月廿日宣布不再聘任資政,無法依慣例由資政監交,而副總統呂秀蓮因國務機要費案被起訴,擔任司法院長的監交人未免尷尬,由總統監交。

  但陳總統並未致詞,監交後立即離去,翁岳生對司法院「臨別贈言」時,陳水扁已不在現場,翁岳生也未說明他呼籲的對象是誰。
         
--------------------------------------------------------------------------------
         
2007-10-02╱聯合報╱第02版╱焦點╱本報記者蘇位榮         
   
這對師生…變調的法與情   

           前司法院翁岳生臨下台前說了「身在其位,椎心泣血」,指責政治踐踏司法,雖然沒有明指他講的是那個政治人物,但許多司法界人士認為陳水扁總統首當其衝。

  翁岳生與陳水扁的關係原本非常密切,翁岳生在台大任教時,陳水扁是他的得意門生。

  翁岳生曾公開稱讚陳水扁是台大法律系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學生,考卷寫得像論文一樣。翁岳生惜才愛才,還將自己的教授研究室提供給陳水扁念書用。

  兩人的師生情誼在陳水扁就任總統時達到最高潮,兒子陳致中結婚時還請翁岳生擔任主婚人,二○○四年陳水扁連任後,再提名翁岳生續任。

  但到了去年台北地院審理國務機要費案之後,翁陳之間的關係也開始有了變化,不時有外力企圖干擾國務機要費案的審理,讓翁岳生備受壓力,不過,他還是擋住了。

  其實,早年就有藍營的政治人物企圖關說司法案件,還要他邀集各地的法院院長聚餐吃飯,但翁一口拒絕。

  基層法官普遍認為,翁岳生個性固然溫吞,但他確實確立了法官審判的獨立空間。

  陳水扁總統三不五時嚴詞批評司法不公,甚至在電視上指摘八成法官是藍營的,這些話讓翁岳生聽得痛苦萬分,終於在臨行交接時,對政治踐踏司法的現象公開嗆聲。   
         
--------------------------------------------------------------------------------
2007-10-02╱聯合報╱第02版╱焦點╱本報記者王文玲、蕭白雪         

遲來的悲嗆司法已倒地   

           卸任司法院長翁岳生昨天要求政治人物對司法閉嘴的臨別一砲,雖然講得義正詞嚴,但為時已晚。司法被踐踏到這番田地,翁前院長恐怕要負相當大的責任。

  翁岳生任內多次遇到政治人物恣意放言,卻多選擇不語。他昨天的解釋是為避免司法權捲入政治漩渦,國家動盪時,失去最後仲裁者;但他沒想到,當司法權被踐踏到無地自容時,仲裁的功能就已然消逝,因為已沒有人相信司法。

  當陳水扁總統說出「司法官八成以上是藍色」的政治語言時,向來沈靜的司法界為何波濤洶湧?因為司法界可以自省,但不容國家領導人無憑據地玩弄司法。可惜,翁院長仍然寡言,結果因而自傷。

  事實上,司法人對抗政治力例子相當多,當年美國總統尼克森,下令司法部長理察遜撤換調查水門案的特別檢察官考克斯,里察遜不從,遭尼克森撤換;接任的部長依然不接受尼克森命令,充分表現司法人的風骨。

  美國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馬歇爾,更在一起馬德里與麥德遜案中,建立司法審查慣例,確立三權分立,讓最高法院可以審查白宮與國會作為有無違法,讓司法不再只是行政奴婢。

  是社會疼惜司法的強大力量,讓翁岳生決定在成為平民的第一時間,站在司法大廈裡重新捍衛司法,即使時機晚了些,但總還算是在司法土地上做出推拒政治黑手的姿態。
         
--------------------------------------------------------------------------------

2007-10-02╱聯合報╱第02版╱焦點╱記者蕭白雪/台北報導   
   
      院檢對抗   法官盼賴解決   
         
     翁岳生領導司法院八年多,基層法官多認為他抗壓性太低、政策過於傾向律師及利益團體,使得許多人從期待轉為失望。法官期待新院長賴英照解決院檢對抗的氣氛,並讓訴訟制度正常化。

  翁岳生從八十八年二月接任司法院長,不少曾是他的學生的基層法官對他期待甚殷。但這幾年,不少法官談到「翁大院長」,肯定固然有之,搖頭的更不在少數。

  肯定翁岳生的認為他沒干預審判,推動刑事訴訟法修正、實施交互詰問,讓檢察官到法庭上盡舉證責任。

  但是,翁岳生的兩大成就也被質疑。許多法官認為,前院長施啟揚便已貫徹審判獨立;交互詰問雖有助於釐清事實,但也常成為拖延訴訟的工具,評價不一。

  對翁岳生失望的法官認為他抗壓性不足,很少挺身而出為司法發聲。

  有法官說,翁岳生如果是為改革而忍辱負重,還有點價值;但他寧願忍受被批「怯懦」,卻不願為司法一搏,這樣對司法有什麼貢獻?

  還有法官說,昨天陳總統監交卻不致詞,就像當年台北地院法官李吉祥簽發拘票,要求警方拘提台北市長陳水扁,陳水扁卻赴台北市刑警大隊視察如出一轍,就像到司法院宣示總統主權。

  對於賴英照選擇謝文定擔任司法院秘書長,不少法官認為是好棋。有人直言,院檢對抗太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
2007-10-02╱聯合報╱第19版╱民意論壇╱許篤謀/家管(台中市)         

      卸任才敢硬   翁院長的「痛苦」   來得太晚   
            
     剛卸下司法院長職務的翁岳生表示,近年來有些人為達政治目的,不擇手段踐踏司法;他身居其位,椎心泣血痛苦萬分。然而這番意有所指的臨別秋波離職談話未免來得太遲。

  淪為民進黨選舉打手的行政院新聞局局長謝志偉,呼應陳總統指控「司法人員有七、八成偏藍」,還公然要求法官公布黨籍。然而身為司法院長,也是陳總統恩師的翁先生,對謝局長羞辱司法尊嚴的行徑,卻只發表一篇不痛不癢的聲明回應,翁院長軟弱無為缺乏風骨的失職表現令人大失所望。

  對其總統高徒與謝局長的叫囂指控,不論是基於為人師表或維護司法權尊嚴,在其位的翁先生表現都不該如此鄉愿懦弱無為。

  王懷南/榮民(高雄市)

  昨天卸下司法院長的翁岳生,在司法院長交接典禮意有所指的表示,近年來,有些人為達政治目的,常不擇手段,踐踏司法。這是翁岳生擔任司法院長八年個八月以來,最強硬而語重心長的對外講話。這也正是新任司法院長賴英照所引用英國前首相格拉斯東的名言:「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但翁岳生的退休感言,已經不是正義了。

  記得翁岳生在任時,曾經希望司法能夠得到人民的信賴和尊重;法官也能夠敬重愛惜自己的職務,充分理解自己任務的神聖性,依良知與法律來作審判。可是目前許多位居要津的人,一再批評司法,污衊司法,翁岳生院長卻選擇懦弱以對,無法為司法正義挺身而出,如今,司法能夠得到人民的信賴和尊重嗎?相信是否定的。

  筆者盼望新任司法院長賴英照先生,既然瞭解「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更應該維護司法,讓「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平等對待控方和被告,法官根據法律公平裁判,使「司法是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真正的獨立。   
         
--------------------------------------------------------------------------------

2007-10-02╱台灣時報╱第1版╱要聞╱王枝旺         

      政治踐踏司法

   ︹記者陳漢明台北報導︺司法院昨天舉行新、卸任院長交接典禮,卸任院長翁岳生致詞時表示,對近年來有些人為達政治目的,踐踏司法、傷害司法威信,他身在其位,錐心泣血、痛苦萬分,如今卸任已是一介平民,可以大聲呼籲,希望各界領袖乃至CALL IN節目名嘴,應格外懂得尊重司法,留給法官純淨審判空間。

翁岳生任期在九月三十日屆滿,經總統提名新任司法院院長、副院長,立法院行使同意權,司法院昨天上午在司法大廈三樓大禮堂舉行新、卸任院長交接典禮,賴英照、謝在全接任司法院正、副院長,並由陳總統擔任監交人。

翁岳生表示,人生的劇本,常有意外的演出,八年多前,蒙前總統李登輝提名出任司法院長,完全在他的規劃之外,但堅信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堅持司法改革的他,決定挑起重擔,一九九九年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制定以司法為民為主軸的改革政策。

他指出,八年多來,審判獨立、保障人權等制度均已奠定紮根的工程,尚待新任賴院長持續灌溉,使之茁壯,但對司法院組織法、法官法及憲法訴訟法未獲立法院通過,使組織金字塔化、法官的保障與淘汰、大法官會議法庭化等改革計畫遭遇瓶頸,未能在任內完成,是他最大的遺憾,也有待賴院長奮鬥突破。

翁岳生表示,這幾年可算是台灣政局最紛亂的年代,朝野嚴重對立,司法時遭波及。民主國家三權分立,有其作用與特質,司法權應超然中立、公正審判,但近年來,有些人為達其政治目的,常不擇手段,踐踏司法,有些部門有時也不知節制,逾越分際,使司法多年來的努力及不易建立的威信,一再受到傷害。

他指出,身在其位,錐心泣血、痛苦萬分,但為維持司法權穩定,堅守社會正義最後一道防線,必須在紛擾中審慎言行,避免司法權捲入政治漩渦,也因此,有人批他怯懦。他當然知道,當時若擊以重砲,必滿足觀眾,贏得部分人士的喝采,但基於保護司法權的理性、超然遠勝個人毀譽,因此,常保持低調。

翁岳生說,如今卸下司法院的公職,已是一介平民,可以大聲地呼籲,希望各界領袖、政府官員到民意代表,甚至CALL IN節目的名嘴們,都應該格外懂得尊重司法、尊重法官,留給法官一個純淨的審判空間,以免風行草偃、上行下效,更應了解審判獨立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法官早已不可能成為政治工具。

他指出,任何人對法院的個案判決若有不服,應依訴訟程序提起上訴以資救濟,切切不可因不能左右司法而恣意踐踏,侵害司法威信,也期許全體法官要本於良知,超出黨派,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更不畏強權,堅持風骨,不辜負憲法付託與人民期待。         
         
--------------------------------------------------------------------------------

2007-10-02╱台灣時報╱第2版╱政治╱藝文      
   
      社論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應有為有守不懼權勢

   跳脫政黨偏好    才能維護司法獨立

司法院新任正副院長及四位大法官昨日已走馬上任,在政治的驚濤駭浪中,司法院的人事完成憲政程序,讓我國憲政終能持續向前開展。卸任的院長翁岳生在交接典禮中,意有所指的表示,「有些人為達政治目的,常不擇手段,踐踏司法」,傷害著司法威信,他身為司法院長是「椎心泣血、痛苦萬分」,翁岳生所言,值得國人深省。新任正副院長及四位大法官都是法界一時之選的菁英,未來除了接續釋憲的重責大任之外,對於遲無進展的司法改革也有再做努力的義務,其中若干重要法案的維續推動,如法官法、司法院組織以及職權之相關立法等,更是責無旁貸。

現行新的大法官制度有其優點,首先,透過大法官任期錯開,每屆總統只能任命半數的大法官,使總統的任命權分散,而十五位大法官維持新、舊任各一半,可達到新舊傳承的目的。同時,大法官不得連任的規定,有助於大法官獨立行使職權,不會因為個人權位考量而使憲法解釋功能不彰。此外,正、副院長具有大法官資格,解決過去正、副院長主持大法官會議,但卻不具大法官資格的困境。正、副院長負有司法行政的功能,基於可能會有不適任的情況,因此特別明文規定正、副院長不受任期之保障,顯然,這些制度設計有其改善憲法審查制度的用心。

然而,為求今後更進一步的發展,我們仍須檢討現行大法官審選制度的問題。在立法院廿七日行使司法院正副院長與大法官同意權時,無論是在審查及投票的過程中,都充斥藍綠各黨的政治權謀和惡性鬥爭,對大法官人選的質詢重點,也多僅考量其政治立場,甚至專挑政治性問題在鏡頭前作秀,使得審選過程顯然多少落入政黨對決及非理性負面審查的窠臼。由於審選過程陷入各黨的政治權謀和惡性鬥爭,無法讓一般國民得知大法官人選是否具備應有的品德操守、學識能力、專業表現及憲政認知的積極資格條件,這點是此次大法官同意權最令人詬病之處。

其次,由於審選過程陷入各黨的政治權謀和惡性鬥爭,使得一般國民無法得知大法官人選對包括死刑、性別、移民、原住民、環保等各類人權議題的觀點,以及大法官人選對憲法與法律上各項議題的討論。同時,除了無從得知大法官人選在性別議題的立場外,本次通過立院同意的四位新任大法官人選也全無女性,此點無疑是女性參政上的一大退步。

我們深盼,新任正副院長及四位大法官,能對政治性質濃厚的案件保持中立,不必討好特定政黨或官員,也不應給予超越憲法界限的「尊重」與「配合」,能跳脫本身的政治偏好,做出公正客觀的解釋,否則難以避免有傷司法獨立精神的批評,造成台灣民主進程的遺憾。過去有部分大法官政治動作過多,有時是流露對於其他權力機關的妥協姿態,有時又不免動怒而藉憲法解釋表達情緒反應,而涉及本身利害時也不能超脫以對,以致做成的解釋落人話柄,這些做法都不足取。

另一方面,部分大法官雖然釋憲態度用心,但對於憲法保障人權的精神顯然不足,甚少站在升斗小民立場思考憲法權利救濟,使其形式邏輯的演繹鋪陳總嫌保守。如此一來,許多獲得違憲解釋的聲請人還是不能再審翻案,大法官有時對於明顯的違憲問題亦視而不見,對於許多攸關人權保障的聲請,以不充分理由判定不受理,以減輕案件數量壓力等,這些都是需要改善的問題。因此,我們盼望大法官會議未來能挺身而出,建立伸出憲法援手的釋憲典範。   
         
--------------------------------------------------------------------------------
2007-10-02╱中華日報╱第3版╱焦點╱資訊中心         

      翁遲來的真話   令人感慨

            司法院長翁岳生在卸任這一天說出了他內心深處的「真心話」,但令人遺憾的是他說得實在是晚了一點,讓人有「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的感慨。

尤其他說:「近年來,有些人為達政治目的,常不擇手段,踐踏司法;有些部門,有時也不知節制,逾越分際,使司法多年來的努力及好不容易建立的威信一再受到傷害。」這段話當中有對「政治人物」的怨懟與不滿,但卻並沒有指名道姓的說出到底是那一個人、或那一些人「踐踏司法」,這絕對是令人感到仍未搔到癢處的地方。

其實以國內政治情勢的發展過程,翁岳生所指「踐踏司法」的人,除了陳水扁總統之外,又有誰有這個權力與資格能將司法踩在腳底下?翁岳生卻迄至卸任都不願指出陳水扁這個名字,當然有翁岳生他個人的考量與顧忌的地方,所以他不願意直接講出陳水扁的名字,但是只要是對司法、對政治稍有了解的人,都能從翁岳生的話中聞弦歌而知雅意,而一看就知道翁岳生指的人就是陳水扁,陳水扁作為台灣政治權力最高的人,也只有他能對司法頤指氣使。

所以翁岳生雖然是陳水扁的恩師,不好露骨的指出陳水扁的名字、並對陳水扁過去七年多「踐踏司法」的實際情況口誅筆伐,但他至少卸任時願意挺身出來講出「有些人為達政治目的,常不擇手段,踐踏司法」,這已經足夠讓有良心的人共同來追究「踐踏司法」的到底是誰、誰該為台灣的司法沉淪、政治動亂負完全與最後的責任。

雖然翁岳生已經講出了最後的真話,但我們還是要說,他講的太晚了、以致於對司法的幫助並不大,他應該在司法院長這個位子上,在每一次「有人踐踏司法」的時候,就挺身出來為司法辯護與捍衛,那時司法的尊嚴才不會遭到破壞與踐踏,現在他卸任才說話就讓人有「放馬後砲」的於事無補感覺,對補救司法尊嚴的效果也很微小。

當然講比不講好,翁岳生願意在他任內最後一天,講出這些話,還是代表他對司法的愧疚,也講出了大家所知道的事實。(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日青講述、本報記者孫香蘭訪問整理)   
         
--------------------------------------------------------------------------------

2007-10-01╱聯合晚報╱第02版╱話題╱記者黃國樑/特稿
         
      臨別悲愴   能洗怯懦?
      
     翁岳生臨別吐真言,大談司法被政治踐踏,他椎心泣血,痛苦萬分,說這是政局最紛亂的時代,司法時遭波及。翁岳生一吐胸壑鬱氣,但這樣臨去秋波的談話,似乎只是為了洗刷太過「怯懦」的指責。他的話只顯露了悲愴,卻沒有為司法指引出任何明路。

  以政治踐踏司法的作為,最新而明顯的案例,就是陳總統指控法官有超過七、八成以上是藍的,更早之前,他在陳菊的選舉官司敗訴時,更是直接斥責法官為政治服務。而新聞局長謝志偉,則是要求法官公布黨籍。

  這樣公然踐踏司法的作為,翁岳生並沒有立即出面制止,而是顯然用一種極盡低調與晦澀的言語,略施薄責,那個時刻,翁岳生即使已近任期末梢,但仍然是司法這個庭院內最高階的長者,他竟選擇在已然卸任的時刻,才丟出一點悲涼的感傷語彙,豈竟非太過畏怯。

  翁岳生以如此懦懦然姿態面對政治的,甚且,今天的司法院長監交,竟就請來了一個貪汙正犯的潛在被告陳水扁主持,這是多麼反諷而難堪的場面,而翁岳生就連這些還算想要扳回一城的談話,也還是選擇了陳水扁離開現場之後。

  那麼,翁岳生到底示範了什麼呢?就是面對著政治鋪天蓋地的壓來時,翁岳生是用一個老邁而佝僂的司法身軀去面對的,只能選擇哀怨與浩歎,用沈默、低調躲在暗角,如此的司法究竟應如何令人期待,翁岳生又怎能讓人相信,他這一席真言,就真能換來司法的光明前景呢?      
         
--------------------------------------------------------------------------------
2007-10-01╱聯合報╱第02版╱焦點╱社論         
      忘了人民的司法改革   
         
         
--------------------------------------------------------------------------------
         
   
     司法院長翁岳生今日卸任,他所領導的八年司法改革工程亦以形象破毀收場,空留遺憾。改革向來不易,司改亦非例外;然八年司法改革之敗,原因萬縷,追根究柢卻是敗在失去「以民為念」的改革信念。格局日小,尊嚴日失,終於走入敗局,足為新任司法院長戒。

  司改的第一大難,在於政治力侵犯司法。司法在憲政架構中原處於相對弱勢,欲與行政、立法權抗衡,只有仰賴公信形成的民意支持。過往司法公信不立,一大原因是司法受政治、行政力量支配;但隨著解嚴、政黨輪替,司法本有改運翻身、確立獨立地位的大好機會,翁岳生正站在這個歷史的機會點上。

  翁岳生在司法院掌舵八年八個月,有近七年半是學生陳水扁總統在位。學法出身的總統,又是代表本土的新生政治勢力,若能協同恩師翁岳生共創司法獨立的新紀元,將是台灣新生的一股穩定力量,必可創造憲政美談。結果,卻是令人捶胸頓足,司法形象出人意表地大開倒車。

  陳水扁似乎忘記了歷史,忘記他曾在街頭、在國會殿堂捍衛司法的慷慨陳詞;他以總統身分多次輕率地發言消費司法,別說什麼共創司法獨立的新紀元,根本是利用總統職務之便,為政治利益公開欺凌司法。

  過去八年司法亟須重建威信的關鍵時期,翁岳生的選擇尤為關鍵,但他卻躲在司法權不應隨意涉入政治、須保留憲政最後機制的藉口裡,任由其學生總統為所欲為。殊不知,司法沒有了公信,什麼憑藉都沒有了;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人民懷疑政治力寄身其中。翁岳生說是不願涉入政治,其實是不願、也不敢拂逆總統,不敢對抗欺凌司法的政治力。

  翁岳生在關鍵時刻選擇了逃避,以致司法公信非但未能在最好的時機一飛沖天,擺脫過去,昂然展現為誰都不敢侵辱的獨立形象;反而卻令司法繼續耗損能量,不時和政治妥協或交混。陳水扁和翁岳生都未能「以民為念」,回到司法的最終本質去看待司法,為人民著想,以致失去改革的準則,壞了司法改革的大好契機。

  司改的第二難,和其他各種改革一樣,在調和各種內外勢力,但調和的最高指導原則,仍在「以民為念」的改革初衷。否則,那就不是改革,而是利益的重分配了。

  司法改革牽涉層面很廣,審判機關、檢警機關、律師,和學術界都對之有意見。翁岳生於民國八十八年就任司法院長當年,促成審、檢、辯、學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作出不少結論,本可做為推動司法改革的憑據,一時儼然成為司法界的盛事。若能依據結論戮力執行,推動司法組織、訴訟制度的修法,即可嚴謹化訴訟的過程,讓人民能及早得到正確的訴訟結果;案子因此自然減少,法官的辦案負擔也就能同時減輕,連帶司法組織就能精簡。

  細緻化這套改革理念,應該是以人民及早獲得迅速、正確審判結果為先;至於組織的整併只是附隨的效應,可以水到渠成。不過,這套改革理念在執行時,卻是組織、訴訟制度的改造同時進行,忽略了改革過程中一定會碰到的審判文化改變,及案件減少致律師生計明顯受到影響的現實衝突;結果,組織及制度的改造,都因涉及特定團體的杯葛,甚至攀附政治勢力以抗衡的拉扯而受挫。

  遇此改革瓶頸,要對症下藥,須從杯葛勢力產生的問題源頭去溝通,並調整改革的順序。例如,加強和三審溝通,躍身為新的審判文化塑形,並回到改革為民的立基點上,主導修正訴訟制度,以使訴訟能正確迅速判決;在未能完成修法前,則要儘可能透過行政監督,使壞法官無顏立足,提升審判的品質。但是,很少直接接觸審判民眾的翁岳生,無法親身感受小民歷經訴訟折磨之苦,在改革過程中,很容易因為眼前的民間團體,或法官的抱怨而躊躇,停滯了改革的步伐。

  其實,若能認清「司法為民」的本質,翁岳生至少可以建立司法改革以人民為大,什麼都不怕的新司法文化;然而,從民國六十一年即開始擔任大法官的翁岳生,還是無法拋棄自我的禁錮,無論對總統,對特定團體,都沒有展現為人民、為司法獻身的風骨,以致成為司法改革歷程中的又一名過客院長。   
回覆 路人甲乙丙丁 在10/2/2007 10:40:38 AM的回覆:
在任不敢講,
卸任才放砲,
要放砲就放大一點,
誰踐踏司法還是不敢講,
哪個部門不知節制也不敢講,
懦弱!!
有這種司法院長....
真是法律人的悲哀...
回覆 一指指別人,四指指自 在10/2/2007 12:18:12 PM的回覆:
其實踐踏司法最深最嚴重的人就是你翁大院長岳生
沒有悍衛司法還敢說他人踐踏司法
對嗎?
回覆 轉學生 在10/2/2007 2:27:57 PM的回覆:
樓上二位說的真好
小弟深有同感
而且從翁岳生的反應可以看出這人多自私
當面批評自己的學生
不就是自承教不嚴
他司法院長做的濫就算了
連教職都不足稱道的話





白活了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