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請問李老師..關於刑訴...
發表人 Charm  

發表日期

7/30/2005 11:31:31 PM
發表內容 李老師您好:
最近在聽您的刑訴的函授課程,其中在
power   point   第二章   第12頁自訴程序中
您說判決確定之後
會有兩個可能,
1.再審程序
2.非常上訴程序
您說,這兩者都不會阻斷刑法的執行
但我一直想不透
自訴案件,如果經再審或非常上訴程序
也有可能改判為無罪不是嗎?
如果無罪,自然是不用執行了,不是嗎?
那為什麼是(兩者都不會阻斷刑法的執行)
麻煩老師,解答...
有點困擾
謝謝老師
回覆
李俊德 在7/30/2005 11:55:26 PM的回覆:
請見430及435條文

原則上有罪判決確定就應接受刑罰之制裁,而無無罪推定原則之適用。
回覆
李俊德 在7/30/2005 11:57:11 PM的回覆:
另外,我只是代為錄音,不是我製作及教授的。

11月應該可以開刑事訴訟的面授課程(不是我上的)
回覆 學員 在7/31/2005 12:18:42 AM的回覆:
請問老師

那現在刑訴函授所預定的進度是怎樣呢?

謝謝
回覆
李俊德 在7/31/2005 1:58:57 AM的回覆:
真抱歉,影響你們的讀書計劃。

我會加緊努力希望在8月15日時寄出下一次函授內容,真抱歉。
回覆 學員 在7/31/2005 7:03:33 AM的回覆:
沒關係啦

至少我們感受到老師的用心了

加油
回覆 6年5班 在7/31/2005 10:55:25 PM的回覆:
我覺得李老師不用道歉....

該感到不好意思的應該是"推定"比李老師還要忙的葉老師,

這種"遲延"恐怕已經不是"抽象輕過失"了,

至少在繳學費時,大家是不知道原來葉老師是很"忙"的.
回覆 柚子 在8/3/2005 10:49:51 AM的回覆:
建議大家先把林玉雄老師的教科書詳讀
個人意見認為葉老師的講義和授課內容
和林教授的關聯性頗高

而且林的教科書寫的真的不錯
除了他的見解外
許多的傳統見解也於注釋中講解的非常清楚

誠如李老師所說的
讀一本厚的教科書
其實對我們幫助理解才大

整理的功夫就看個人了
只要將書中的論點好好整理
自己的筆記一定不輸坊間的參考書

刑訴的題型比較固定
再加上考古題的熟悉
分數不會太差的

大家加油
回覆 shawn 在8/3/2005 1:48:03 PM的回覆:
提到這我就有點疑問,本想趁暑假來好好唸唸林鈺雄老師的刑訴,為什麼跑遍每一家書局都買不到呢?莫非是在改版嗎?可是新版也是去年九月才出的最新版呀,之後刑訴也沒再修法了,那為何還要改版呢?

莫非是為了對應今年年初新修正的刑法嗎?
回覆 g 在8/3/2005 2:47:01 PM的回覆:
最近法律界流傳著一位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因為過紅,不但專書熱賣,又活躍參與民間活動,結果,一路上得罪不少人。這位老師的助教授生涯已超過六年,今年還要提升等,面對自己的升等之路不順遂,他無奈地嘆道,「我就是沒人庇蔭,不玩派系,才會這麼慘。」   
「早知道玩這種遊戲,不如去當法官或檢察官,薪水是這裡的一倍,」他大嘆口氣,「你永遠不知道升等的路上,有多少人等著宰你。」   


如果寫考卷用助理教授的見解會不會被老教授改的很低阿
回覆 回應樓上的仁兄 在8/4/2005 10:18:42 PM的回覆:
這不是最近流傳的笑話,
至少已經流傳三四年了……

傳說中的那位老師……
如果你親自去上過他的刑事法課程,
就大概了解為何他遇到這種事了。

我算是他的fans,實再不便多說什麼,
站在學生的立場,他絕對少見的好老師,
但如果您不是他的學生,
也很誠懇的提醒您,
笑話、八卦傳久了,別人也會在背後說您沒口德哦!

我有個他校非法研所的學姐,常自稱家世好、人緣廣,
又愛揭人隱私,而且還不知是真是假,
被我們同學公認為是沒口德的人,
所以大家私下有好消息,都不會放給她,
她亦失去了不少好路子,
希望您不會步她後塵。

回覆 g 在8/8/2005 8:47:14 AM的回覆:
你在說什麼阿
那篇文章是從天下雜誌剪下來了
講的好像是我說的一樣
拜託
更何況是你自己認為這是誰
請問一洗這整篇有說是誰嗎?
回覆 g 在8/8/2005 8:51:10 AM的回覆:
你要認為是八卦你去找這位作者
我只是問說助理教授如果真老教授處不好
會不會影響到學生答題的分數罷了

天下雜誌318 2005/3/1
文/李雪莉

凌晨三點,一位國立大學助教授與中研院副研究員兩位好友不約而同地掛在網上;為了趕研究論文進度,只能趁著安靜的深夜加工。

這位助教授一早九點還有課,起了個大早,先是備課,泡了杯即溶咖啡,撐起已熬了兩天夜的身子。上完三小時的課,還來不及吃飯,又匆匆趕去開教學會議。面對無效率、各自表述的話語,才想起前輩提醒她的話,「不要好心參加行政工作,不但累又會莫名得罪人。」

就這樣,一個會又接著一個會,「處於一種腦死的狀態,」她帶著激動的口吻說。這一天她忙到晚上九點,沒有氣力參加早已報名的舞蹈課,「那夜我在一位老師面前放聲痛哭,」她說,不知道大學老師的生活竟如此慘白。

學術金字塔的底層

「拚研究是為了升等,六年不升,就等著說拜拜,」她苦笑說。

像這位助教授一樣生活灰色的,還有七千五百位,甚至上萬位。

目前全台灣的助理教授約七千五百位,約佔教師人數的三成,若把副教授也算在裡面,則超過七成左右(不包括講師)。

一九九七年,〈大學法〉修訂,台灣學習美國制度,在大學正、副教授下,增設助理教授一職,為的是把關教授品質。

助教授不但是大學殿堂裡壓力最大的階級,授課時數最多,每週要上滿九到十小時(比起正教授的八小時、副教授的九小時還多)。

他們也是學術金字塔裡的底層,像工蟻般得服侍著上頭的蟻後(教授)。

一位私校副教授打趣以「幫派運作」來比喻這新興的階級——「學術長工」、「教授級長工」。

學術巨塔   「包工程、混幫派」

他說,當資源與升等的權力掌握在金字塔上層的正教授手上,副教授或助教授為了往上爬,就必須混進幫派裡玩他們的遊戲。

首先,缺乏支持及地位的助教授與副教授必須依附在知名教授麾下,搶研究、分資源。

以國科會或政府大型研究計劃為例,研究計劃幾乎只有教授級才能接案。

於是,像包工程一樣,教授有合格執照爭取工程,然後發包給中盤商(副教授和助教授像散包)。

這位法律系副教授面不改色地描述學術巨塔裡可能充斥的黑暗;「如果我拿了兩百萬計劃,給你三萬,你不做,就在系評會、院評會裡說你服務或教學不好,挑剔你;你在服侍我的過程,讓我不舒服,不要想升等時會投你一票,」他,神色鎮定地說。

為了往上爬,這群學術長工要付出的代價不少。

舉凡大量行政工作、大班通識課、大學博覽會等活動,幾乎「自然而然」落到年輕老師身上。

一位副教授情緒激昂地說道,自己的生活像是被「五馬分屍」,除了教學,還被選派參加了校內十多個委員會,為了瑣事疲於奔命。

能力不再是衡量老師表現的關鍵,人際網絡、派系運作、通情達理的技巧,反而舉足輕重。

於是,大多數的學術長工行事低調。有副教授不敢開家裡的百萬名車上班,原因是「怕人眼紅」,也有助教授不敢隨便出書,因為「前面的長輩沒掛掉,敢出書,不要命啦!」

學術長工兢兢業業走學術鋼索,目的就是早點拿到教授資格。

年初,來到位在嘉義民雄的中正大學;歸心似箭的學生讓原本偌大的校園更顯空曠。校園內,只見形單影隻的老師,穿著拖鞋在校園漫步。

抗議升等制度不公

但不久前,百位,約四分之一的中正老師進行網路連署,劃破了長久以來校園裡的寧靜。

網路上,「教師須團結 團結真有力」的大標題表明了教授們內心的不平。主要是抗議學校祭出的不公平升等制度。

在中正大學的教師聘書上,明白寫著「八年條款」。傳播學院副教授羅世宏解釋,就是助教授在「七年內提升等,沒過,第八年要你找工作。」

要在一定時間內升等不是老師們反彈主因,而是升等的標準竟加入「國科會接案量」;在中正大學的升等辦法上頭,明白寫著國科會甲類研究案「一件五分,兩件十分,三件十五分,四件十七分……」。

中正大學校長羅仁權認為,督促老師做研究,是走向國際最好的方式。但老師很不認同。

因為人文社會領域申請研究案的通過率偏低,用同一標準一體適用到全校老師的升等,已逼走不少年輕老師。

不論是哪種計量方式,大學為了追求卓越,用研究量決定老師升等的制度是趨勢,而且已讓助教授和副教授們無不卯足勁拚論文。

權力掌握在金字塔頂端

「惡性循環啦!老師忙,沒時間備課,學校不要求教學品質,只叫年輕人發表文章,」一位六十幾歲的資深教授痛心疾首說道,叫年輕老師如何關心學生和社會的需要?「年輕人被逼得去寫、論、文,」他感嘆。

升等制度,從評鑑方式到過程,掌握在學術金字塔頂端的教授手上,由他們訂定遊戲規則。既有的權力不斷複製,而且更為鞏固。

最近法律界流傳著一位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因為過紅,不但專書熱賣,又活躍參與民間活動,結果,一路上得罪不少人。這位老師的助教授生涯已超過六年,今年還要提升等,面對自己的升等之路不順遂,他無奈地嘆道,「我就是沒人庇蔭,不玩派系,才會這麼慘。」

「早知道玩這種遊戲,不如去當法官或檢察官,薪水是這裡的一倍,」他大嘆口氣,「你永遠不知道升等的路上,有多少人等著宰你。」

學術黃金期被扼殺

歷史上,教授的黃金年華是在進入學術圈五年左右,三十五歲到四十歲,達到顛峰。像愛因斯坦,二十六歲,取得博士學位同年,就發明「狹義相對論」。

台灣在新進教師最需養份與協助的階段,只給壓力、吝給資源,扼殺年輕學者的學術生命力。

面對不夠健全的升等制度及付之闕如的支持體系,不由讓人擔心,成千上萬的學術工蟻如何正常教學、研究?如何把追求真理的熱情交給下一代?又如何在十年後代表台灣展現國際級競爭力?

天下雜誌318 2005/3/1
回覆 stwon 在8/8/2005 12:54:35 PM的回覆:
學術界是很黑暗的
希望各位考生不要成為教授惡鬥下的犧牲品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