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法知識工程網|官網 - 專辦律師司法官補習函授上榜推薦

關 於 我 們

函 授 介 紹

線 上 購 課

最 新 進 度

國 家 考 試

討 論 區

常 見 問 題

學 員 服 務

心 得 分 享

歷 屆 試 題

解答更新•試閱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購物車新推出!提供超取付款與線上刷卡

蝦皮賣場,提供7-11、全家超商及蝦皮店到店取貨付款

刷卡服務,請先聯繫宇法!

宇法官方YouTube頻道

掃描 LINE QRcode,聯繫宇法更方便有效!
跨平台加密影片操作使用說明

考神網

首宇

首宇

最新通過法案、立法歷程

各校研究所歷屆考古題

考題檢索

法規檢索

主管法規、判解函釋、裁判書、簡易案件

跨世紀的現代司法、司法正義新作為

[ 回討論區 ]   [ 我要回覆 ]
討論主題 司法為民的黃昏
發表人 P  

發表日期

5/25/2008 7:40:13 AM
發表內容 中國時報   2008.05.25    
司法為民的黃昏
林峰正

             目前在立法院司法委員會中審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眾多,其中較特殊的是新增第一六五條之二、第三百十條之一及第三六六條之一僅三個條文版本。以上三個條文有一個共同特色,那就是犧牲涉訟人民的訴訟程序保障,減輕法官的工作負擔。此話怎說?   

             新增第一六五條之二的重點為,倘若被告表示知悉證據內容者,審判長得僅曉示「證據名稱」,詢問該當事人有無意見。換言之,在被告表示知悉證據內容的前提下,法官便不須逐一提示證據,使被告辨認,向被告宣讀、告以要旨或交付閱覽,藉以加速訴訟程序的進行。然據筆者長期在法院進行法庭旁聽的經驗顯示,如被告未選任律師為辯護人,光是「證據能力」或「證據力」等法律專業名詞就足以讓被告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更不用說在法庭應訊當下極短時間內有能力知悉證據內容。因此,法官依現行刑事訴訟法程序逐一提示,使辨認、宣讀要旨或交付閱覽,讓被告能有較充裕時間與機會對證據表示意見,顯為憲法所保障被告應有之訴訟權利。設若冒然增訂本條,只怕往後證據調查程序極易流於形式,僅由法官以極快速度宣讀證據名稱,不明究裡的被告也只能在無從表示意見的情況下,被迫接受法官所提示的證據,被告所應享有之正當法律程序保障勢將日漸空洞化。   

             刑事訴訟法第三百一十條規定,有罪的判決書應詳載認定犯罪事實所憑的證據及理由,藉以服人。另規定第三百一十條之一,於諭知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易科罰金、罰金或免刑者,得僅記載對於被告有利證據不採納之理由,是為例外。此次修正草案的重點即將此例外門檻提高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若依司法院二○○七年出版的二○○六年統計年報記載,當年度判決有罪的被告人數約十五萬人,有罪判決處六月以下者約十一萬人,若提高至處二年以下者約為十四萬三千人。要之,如以原規定標準,得簡化判決書的案件約有七三%,若依修正草案提高至以二年為門檻,則有高達九五%的案件。實際數字顯示,判決書簡化早已達到七○%以上案件量的水準,如今又要修法達到九五%的超高水準。反面言之,我們的原則規定,其適用比例只有總案件量的五%,原則與例外竟至如此荒謬。   

             另新增第三六六條之一則是明白將刑事訴訟的第二審改為「事後審」,意即經第一審調查的證據,第二審便不再為調查。假設第一審的判決品質已達到多數人民可信賴的水準,為了訴訟經濟的原因,適度限制第二審調查證據範圍尚可接受,若否,採取如此做法又有何正當性可言?   

             簡簡單單三個條文,都是在訴訟經濟的大旗下,於法官的工作負擔與人民的訴訟權益間所作的選擇。司法院所支持的修正草案明顯採取了法官本位的立場,此舉本也無可厚非,只是若以降低廣大人民的訴訟權益保障作為代價,那就是司法院所揭諸「司法為民」口號的最大諷刺了。   

             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審查在即,謹以民間的角度提供以上觀點供立法諸公參考,也奉勸司法院高層再加斟酌,則人民幸甚。   

             (作者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

回覆 唉呀呀,重考好久真的 在5/25/2008 9:41:24 AM的回覆:
喔,這個好!
很簡單明瞭有對考試有用的新聞...
謝謝大大分享。

第一、三點,蠻有遠見的。

只是第二點
我向來覺得裁判廢話太多...一般人反而才看不懂那麼多文謅謅的廢話連篇...

不過若是硬要我提出一個法律上的理由
我會認為...
其實以兩年以下的標準來簡化判決書
似乎跟得簡易判決處刑的範圍是相當的...

簡易判決與通常事件的法理本就不同
適用的原則也當然可能未必一致
如今若硬要拿通常事件的判決完整性
來套用在為數本來更為眾多的簡易案件,然後歸納統計出竟然有95%的裁判不需要詳載....有點危言聳聽、譁眾取寵....

我是覺得
裁判書的製作,可以簡化一點無妨
把法官和法助的時間浪費在找判例、剪剪貼貼...
對當事人的幫助不是那麼有意義
重點應該是...
開庭期日的正當法律程序的踐行不能太過形式....
回覆 123 在5/26/2008 12:44:30 AM的回覆:
不錯喔....
回覆 Joseph 在5/27/2008 11:34:17 AM的回覆:
A因為司法資源有限
B裁判因陋就簡
C人民司法信賴度降低
D司法資源更有限
上面的循環早就可以在"檢察官權限"身上印證了
當民智漸開,媒體競爭激烈,對法院的不滿,必透過媒體爆料.
小馬哥的筆錄案,不可能是空前絕後之舉.
這10年來的民刑訴,幾乎皆是以訴訟經濟為最高指導原則.
看看民庭法官在考績壓力下,不花時間審案.
卻是拼了老命威脅利誘當事人調解合解,
法律人真是可悲


 
線上訂購匯款帳號現場諮詢聯絡我們首頁

教材說明

所有權利均歸屬宇法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律師司法官 考試科目 補習班 函授 推薦
司法事務官 行政執行官 公證人 國防法務官 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

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書記官 執達員 高考法制 法警 錄事 庭務員
PTT推薦 宇法 官網 李俊德律師 李俊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