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概要 歷 屆 試 題 解 答

 

 

 

 

 

 

 

 

 

 

 

 

 

Q :

旅客甲在A豪華郵輪上摔傷,擬向船籍所在地之B地方法院提起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訴訟,請求船公司乙賠償甲看護費、勞動損失、醫療費、精神慰撫金共新臺幣(下同)1200 萬元。A之所在地管轄法院為C地方法院。甲先就其中 900 萬元提出假扣押聲請。請附理由說明:甲得向何法院提出假扣押聲請?由B或C 法院裁定准許假扣押效力範圍有何不同?其聲請狀內依法應否表明假扣押標的及其所在地?

(103年四等司法特考)

 

 

 

 

 

 

 

 

 

 

 

 

A : [擬答]


(一) 假扣押之管轄法院有「本案管轄法院」及「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法院」

民事訴訟法§524Ⅰ規定:「假扣押之聲請,由本案管轄法院或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地方法院管轄。」,可知聲請假扣押可向「本案管轄法院」或「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法院」提出之:

本案管轄法院(B地方法院)

本案管轄法院係指就應保全強制執行之請求,提起訴訟時其有管轄權之法院(§524Ⅰ前)。訴訟未繫屬者,為應繫屬之第一審法院,所謂應繫屬之第一審法院,即依法律規定或當事人合意,就日後應提起之訴訟有管轄權之第一審法院。依題目所示本案管轄法院為B地方法院(擬向船籍所在地之B地方法院提起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訴訟,故船公司乙之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應於此地),故甲聲請假扣押可向「本案管轄法院」B地方法院為之。
 

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地方法院(C地方法院)

假扣押聲請,亦得由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地方法院管轄(§524Ⅰ後段),不問其訴訟已否繫屬及本案由何法院管轄。而強制執行法§7明示對船舶執行之管轄法院係採「船舶所在地主義」而非「船籍港主義」,依題目所示假扣押標的所在地為C地方法院(A豪華郵輪之所在地管轄法院為C地方法院),故甲聲請假扣押可向「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法院」C地方法院為之。

 

( 二)「本案管轄法院」及「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法院」執行名義之差異

假扣押之聲請,向本案管轄法院為之,抑向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地方法院為之,債權人本有選擇之權。法院所為裁定效力不同之處,在於本案管轄法院所為假扣押裁定(B法院所為裁定),得就債務人(船公司乙)之一切財產(A郵輪及其他財產)為假扣押,不問假扣押標的係在何處;至假扣押標的所在地法院所為假扣押裁定(C法院所為裁定),則僅得就該法院管轄區域內債務人之特定之物(僅得就A輪執行之)或權利為假扣押,而不及其他。(101台抗420號裁定參照)
 

( 三)假扣押標的及其所在地是否為應表明事項

向本案管轄法院(B地方法院)聲請假扣押

於本案管轄法院所為假扣押裁定,得就債務人之一切財產為假扣押,不問假扣押標的係在何處,已如上述,復觀§525Ⅲ規定:「依假扣押之標的所在地定法院管轄者,應記載假扣押之標的及其所在地。」,由該項之反面推論可知,向本案管轄法院(B地方法院)聲請假扣押,僅須表明§525Ⅰ規定之四款事項即可,假扣押標的及其所在地並非應表明事項。
 

向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地方法院(C地方法院)聲請假扣押

如上所述,假扣押標的所在地法院所為假扣押裁定,則僅得就該法院管轄區域內債務人之特定之物或權利為假扣押,而不及其他。而§525Ⅲ亦明文規定,可知向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地方法院(C地方法院)聲請假扣押,除須表明§525Ⅰ規定之四款事項外,假扣押標的及其所在地亦屬應表明事項,如有欠缺應命其補正,不補正則應移送於本案管轄法院。

 

宇 法 知 識 工 程 網  LAW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