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知識 歷 屆 試 題 解 答

 

 

 

 

 

 

 

 

 

 

 

 

 

Q 當禁止工廠A開工與要求A裝設隔音設備皆可達到防止噪音之目的,而主管機關B採取禁止A開工之手段時,則B之行為所違反者,為下列那一項原則?
(A)信賴保護原則 (B)狹義比例原則 (C)適當性原則 (D)必要性原則

A (D)必要性原則

(A) 信賴保護原則係指即行政行為應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國家機關之行為,如非基於保護或增進公共利益之必要或因人民有忍受之義務,不得罔顧人民值得保護之信賴,使其遭受不可預計之負擔或損失。本題與「正當合理之信賴」無關。

(B) 狹義比例原則係指行政行為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行政程序法§7③)。本題事實未能通過必要性原則之檢驗,尚無須套用狹義比例原則(過度禁止原則)。

(C) 適當性原則係指行政行為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行政程序法§7①),本題事實機關B採取禁止A開工之手段可達到防止噪音之目的,故不違反適當性原則。

(D) 必要性原則係指行政行為於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禁止開工與裝設隔音設備),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要求A裝設隔音設備)。本題事實機關B採取禁止A開工之手段顯然違反必要性原則(損害最少原則)。

 

 

 

 

 

 

 

 

 

 

 

 

Q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關係為:
(A)普通法與特別法 (B)原則法與例外法 (C)任意法與強行法 (D)實體法與程序法

A (D)實體法與程序法

刑法為實體法,刑事訴訟法為程序法。

Q 金門縣之地方性公民投票相關規範,應以下列何種形式規範?
(A)自治規則 (B)自治條例 (C)行政規則 (D)法律

A (B)自治條例

地方制度法§25規定:「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制定自治法規。自治法規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稱自治條例;自治法規由地方行政機關訂定,並發布或下達者,稱自治規則。」§28規定:「下列事項以自治條例定之:一、法律或自治條例規定應經地方立法機關議決者。二、創設、剝奪或限制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權利義務者。三、關於地方自治團體及所營事業機構之組織者。四、其他重要事項,經地方立法機關議決應以自治條例定之者。」

Q 土地法施行法第 1 條規定:「本施行法依土地法第九條之規定制定之。」則土地法施行法之規範位階為:
(A)法律 (B)法規命令 (C)行政規則 (D)憲法

A (A)法律

中央法規標準法§2規定:「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土地法施行「法」雖依土地法第九條之規定制定之,但仍屬法律。

Q 行政機關僅在法律有明文規定或授權時,始能有所作為,此乃指下列何種行政法原則?
(A)法律優位原則 (B)法律保留原則 (C)明確性原則 (D)裁量原則

A (B)法律保留原則

(A) 法律優位原則係指一切行政權之行使,不問其為權力或非權力作用,均應受現行法律之拘束,不得違反法律而言。

(B) 法律保留原則係指行政權之行動,僅於法律有授權之情形,始得為之,在法律並無明文規定之領域,如為行政活動,即牴觸法律保留原則。

(C) 明確性原則乃法治國之基本要求,其內容隨著針對國家權力以及行為方式而有差異,可分為「法律明確性」、「授權明確性」及「行政行為明確性」三原則,分述如下:
⒈法律明確性原則係指,立法者訂定之法律內容應具體明確。釋字491號等解釋指出,法律以抽象概念表示者,不論其為不確定概念或概括條款,均須符合明確性之要求,其意義須非難以理解,且為一般受規範者所得預見,並得經由司法審查加以確認。
⒉授權明確性原則係指法規命令於形式上須有法律之授權,且授權法律須明確表明母法授權之「內容」、「目的」與「範圍」。本原則源於德國基本法§80Ⅰ規定,我國則基於司法院大法官多號解釋,使本原則成為憲法位階之一般法律原則。
⒊行政行為明確性原則係指行政行為之要件與效果均應具體明確,,使人民有預見可能性,有所遵循。尤其是干涉行政措施,其內容如不明確,將使法律關係陷於不安定狀態,使人民處於不利地位,行政程序法§5規定:「行政行為之內容應明確」即明揭此旨。

(D) 裁量原則係指行政機關執行職務依據法律之授權,在適用法規時,基於行政目的,於數種可能的法律效果選擇一適當方式為之。裁量僅指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自由之判斷,但並非恣意行使、完全放任,裁量之行使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而依裁量權所作的個別判斷,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律基本原則。

 

宇 法 知 識 工 程 網  LAWSPACE